Languages
繁體中文
English
CONTACT
MENU
嘉義大學國際事務處
嘉大首頁
網站地圖
Languages
English
繁體中文
首頁
最新消息
全部訊息
活動公告
招生公告
獎助學金
短期交流
出國計畫/交換
線上報名
其它
學術研究
關於我們
本處簡介
組織成員
學術交流
電子報
姊妹校
大陸專業人士來臺申請
教師出國申請
校際交流
簽約
相簿
學生專區
僑生專區
外籍生專區
陸生專區
境外生活動花絮
交換生專區
海外體驗專區
師生組團海外見學專區
出國計畫
來校計畫
獎助學金
出國研修獎學金
獎助學金最新公告
各項海外研修獎助學金
法規/表單下載
統計資料
法規彙編
會議紀錄
學術交流活動
表單下載
各類S.O.P
常見問題
相關連結
首頁
最新消息
學生專區
僑生專區
最新公告
外籍生專區
最新公告
陸生專區
陸生專區
最新公告
境外生活動花絮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活動花絮
交換生專區
交換生計畫介紹
交換生申請資訊
歷年說明會簡報
歷屆交換生心得
交換生法規,常用表單
海外體驗專區
歷年海外體驗心得
師生組團海外見學專區
歷年師生組團心得
出國計畫
最新公告
寒暑假計畫
學期計畫
計畫總覽
來校計畫
歷年海外體驗心得
數位學習設計與管理學系徐同學/108-1香港體驗計畫心得
前言
香港擁有八所公立大學,其大學排名都是世界頂尖。藉由這次參訪機會,我們將前往香港城市大學、理工大學、德勤等知名且擁有國際資源及科技的場所進行學習交流。香港不同台灣,地狹人稠且流動快速。無論科技或國際視野在香港都更為廣闊,作為港都城市香港有許多外地觀光客以及來工作的非本國籍人士,香港擁有豐富的國際資源可謂亞洲一重要轉運站。這次參訪我們著重於大學及科技企業,其中包含許多不同台灣的地方,希望能藉由了解大學及企業的組織運作模式,來學習如何提升自己以及團體在未來的能力。
行前準備
由於香港可以使用電子簽證,也是比較方便的亞洲區國家,在準備上是比較輕鬆的。但還是需要注意下列幾項:
♦SIM卡/網卡:
出國在外,網路是每個人的必需品。特別是手機網卡必須在出國前就先查好要在哪買或是先買好。很幸運的我們在網路上找到八達通(類似台灣一卡通)+8天網卡的套餐。先在線上下單到香港後機場付款取件,非常方便。特別注意的是拔卡針,可以準備一個小盒子放拔卡針跟原本的SIM卡,如果真的沒有也不用買,帶個別針別在包包上也很好用。由於是在機場取件有什麼問題也可以馬上反應。
♦八達通:
八達通類似台灣的一卡通,可以用在交通跟購物,特別是香港的八達通非常普及,跟東京的西瓜卡有點像。城市大學跟香港理工大學的學生餐廳只接受八達通付款用點餐機購買餐券,一方面可以加快點餐速度省下找錢的時間,整個點餐的SOP讓學生跟餐廳員工都很方便。除了學生餐廳限定八達通外,自動販賣機也是需用八達通付款。
在交通方面八達通一票搭港鐵幾乎所有路線,不用擔心會不會有些可以搭有些不行搭。除了港鐵外,巴士也是用八達通付款,上車啪一次卡就好,下車不用。雖然八達通看似在香港交通全能,有些交通工具還是需要額外購買票,例如機場到市區的快線,這方面要注意一下。
基於上述提到的幾點,去香港八達通可以說是一定需要的,因為有些地方並不是接受現金,而是只能用八達通。所以如果去香港旅遊6天左右基本上我們儲值在八達通上的金額約在600港幣。儲值的地方基本上港鐵都有儲值機,操作非常簡單方便。
機場到市區的路線:
香港地狹人稠交通非常方便,機場捷運是不錯的選擇,我們購買電子票券掃描QRCode,在下飛機後可以通到機場捷運,在一路搭到九龍站。機場捷運停的站有九龍、中環等,售價大概在600左右(機場九龍來回),非常便宜。
交流成果摘要與活動紀錄
城市大學:
城市大學是我們前往香港的第一站。一下公車站就有導生迎接我們前往大學宿舍以及參觀校園各處,雖然是暑假期間,也有許多學生進行活動。城市大學擁有很多資源,光學生宿舍就可容納一萬多人。每棟樓都像小型的企業公司,擁有餐廳跟專業的設備等。在交通上鄰近百貨公司,步行10分鐘左右抵達港鐵九龍塘站,相當方便。
城大擁有完善的設施跟齊全的設備,當我們參觀了城大的圖書館,我們看到專業的綠幕攝影棚以及3D列印機、掃描機、商業攝影器材,這些設備都放在圖書館供應所有學生使用。學生只需向學校申請即可,且設施都放在非常方便顯眼的位置,當學生一有想法,即有付出行動的地方及資源。這次上課以及報告的劉鳴煒學術樓也是如此,有數間開放的電腦教室、設備供學生使用。
–
城市大學贈送所有師生紀念品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類3D影像
香港理工大學:
我們在香港理工大學參觀了他們的成果展。展覽整體就如同一個大型的個展,雖然是不同科系共同展出,但整體的規劃非常一致。入口甚至有招待的學生作口頭解說,手冊、宣傳冊也毫不馬虎。可以看到理工大學對其學生的成果展非常認真,整合了各系作品以及大學資源,讓學生的作品能有統一作為大學成果展的對外曝光機會。這樣的作法如果持之以恆地進行,不但能累積理工大學的地方知名度,更能讓地方企業能有固定的來源看見學生的作品。且學生也不須每年更改新的展覽地點,而是能優先在自己的學校展出。想必付出了非常大的努力,才能達到讓科系與大學共同策展的目標。
研習成效自評與成果心得
這次參訪香港知名的城市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除了資源外,令人驚豔的是整體大學給人的氛圍。不論城大或理大的各種宣傳海報或學生社團宣傳都是很多樣的。我們在這次的參訪過程看到很多不同於台灣大學的面貌,但最大的差異還是「國際觀」。當我走在香港的大學,我深刻的感覺到,他們並不是把大學當作大學在經營,而是將大學作為企業在經營。兩間大學如同兩間成功的企業互相競爭。而與其說是培育大學生,不如說是企業做人才培訓。一步一步地訓練,可以看出大學對這些學生的期許,不只是學而是能用於社會。還沒等到學生畢業,他們已經準備好許多次。無論是實習或是與業界接軌,在香港大學與企業幾乎是密不可分。
除了兩間大學我們還參訪了四大會計事務所之一Deloitte的AI LAB以及香港Smart City Innovation Centre。科技已經是人們必備的能力,特別是香港位於亞洲轉運站,擁有非常先進的技術來支援各國各地的科技部門。這次主講的內容包含了電子化、區塊鏈、AI、5G、物聯網,在看了香港的科技普及率後才發現其實台灣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當然這並不只是口說無憑,不論是在購物的便利性以及交通等各種社會、生活機能上,香港將科技運用的非常扎實,而達到真正的Smart City。雖然現在5G尚未普及,但物聯網會是需要學習的趨勢之一,藉由這次參訪香港,讓我們更了解到科技走向以及未來的學習投入方向。回國後我們將投入更多心力學習,以期在5G普及時能為台灣的Smart City盡一份心力。
–智慧無人商店結帳機台 –香港科學園區:製作冰品的機器人
回上頁
國立嘉義大學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最後更新2019/07/22